氨基酸生物酶活性介绍

发布时间:2015-01-04


氨基酸生物

二羟酸脱水酶

二羟酸脱水酶(dihydroxyaciddehydratase,DHAD)是支链氨基酸合成途径上的第三个共用酶,该酶由ilvD基因编码。在L-缬氨酸和L-亮氨酸合成途径中,催化2,3-二羟基异戊酸生成2-酮异戊酸(ketoisovalerate);在L-异亮氨酸合成途径中,催化2,3-二羟基-3-甲基戊酸生成2-酮-3-甲基戊酸(ketomethylvalerate)。在E.coli中DHAD蛋白质分子是二聚物,由两个66000的亚基组成,而在C.glutamicum中,该酶是由6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组成,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65000。
  C.glutamicum中,L-缬氨酸和L-亮氨酸对DHAD的抑制作用比较微弱,其IC50值分别为170、120mmol/L。不过,在三种支链氨基酸都存在的条件下,并没有发现对该酶的协同抑制作用。
  转氨酶
  支链氨基酸转氨酶(transaminases,TAs)是支链氨基酸合成途径上的后一个共用酶。支链氨基酸转氨酶主要包括转氨酶B、转氨酶C和芳香族转氨酶,分别由基因ilvE、avtA和tyrB编码。这三种转氨酶在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中都具有催化活性,但主要由转氨酶B催化三种支链氨基酸合成的后一步反应。转氨酶B将来自脂肪族氨基酸中的α-氨基催化形成L-缬氨酸或者α-酮基谷氨酸。在C.glutamicum中ilvE基因编码形成由3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,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0。
  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
  在L-亮氨酸生物合成中,第二个关键酶为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(isopropylmalatesynthetase,IPMS),IPMS由leuA基因编码,催化2-酮异戊酸生成异丙基苹果酸。IPMS受到L-亮氨酸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。IPMS和转氨酶B的活性决定了在2-酮异戊酸节点生成L-亮氨酸或L-缬氨酸的流向。